在硅烷偶联剂中能够与无机材料结合的烷氧基需先与水反应生成硅醇,再与无机材料表面的羟基结合,才能对无机物产生吸附作用或结合,故硅烷偶联剂使用时,通常需先配置其水溶液。
配制方法:
硅氧烷偶联剂的浓度 常规的标准为0.1~2.0%。常使用水或水与乙醇的混合液等进行稀释(具体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PH值的调整 请用醋酸等将难以在水中溶解的硅烷偶联剂的PH值调整到弱酸性。通过0.1~2.0%的醋酸水溶液的调制,以便起到促进硅烷偶联剂的加水分解,以及使其在生成的硅烷醇水溶液中稳定化的作用。
※特殊性硅烷无需对其PH进行调节,如氨基硅烷
滴入方法 请在搅拌水溶液的同时,将硅烷偶联剂徐徐滴入。搅拌速度以不让液体溅出为准。液体滴入不宜太急,否则容易出现弥散不均或生成凝胶状物质。滴入工作结束后,继续搅拌30~60分钟,待水溶液达到透明程度时,水解操作结束。
水溶液的过滤 如果明显有不溶物或漂浮物,最好进行过滤。连续使用硅烷水溶液时,建议用孔径0.5μ以下的滤筛进行循环过滤。
※硅烷偶联剂虽然能够溶于几乎所有的有机溶剂,但如果用在甲氧基型或乙醇、乙氧基型的溶剂中可能会发生交换反应,敬请注意。
硅烷偶联剂是一类同时含有有机官能团和可水解无机官能团的分子,典型的分子结构如下图所示。其有机官能团Y参与有机反应,可与树脂、橡胶等有机材料结合,可水解的无机基团OR可与无机材料(补强材料及填料等)结合。在无机材料和有机材料之间形成化学结合,通过化学键组成的“分子桥”结合做成复合材料,这样就使复合材料的机械性能、电气性能以及化学性能更加优异